知識無用論???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李清分董事長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在京華超音波電子報第3期中,本欄談到“終身學習”“投資自已”時,為了強調“

          身體力行”與“實踐”的重要性,因此引證了莊淇銘校長的名言“知識不是力量,惟有能

          活用並能實踐,發揮效用的知識,才是力量”。這句話,引來一些迴響,有些竟誤解成“

          知識無用論”,這與我當初論述的引證與目的,是大相逕庭的。本欄針對這問題,再次強

          調“知識是有用的”。終身學習本來就是求知與實踐的過程,沒有知識,那來實踐,尤其

          在這個“知識爆發”與科技突飛猛進的20世紀與21世紀,人類文明在這一世紀來,突

          飛猛進,不是靠知識的累積、傳播與實踐嗎?(尤其這三者的工具電腦和網路的發達,

          更加快了這速度,例如中國何其幸運,改革開放,剛好趕上了電腦網路時代,造就近20

          年來的進步與繁榮!)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在我們社會常常有人(我歸諸於懶惰者、逃避者)提倡“知識無用論”,尤其在公司

          經營管理上,最常引證的例子,是如王永慶先生,如許文龍先生,他們都從小輟學從商,

          有志竟成,成就了一番大事業;台灣、香港如此,世界各國也都不乏這樣的例子。最近有

          一位在大陸食品業成功的台灣人,衣錦榮歸台灣了,也倡言“知識無用論”,並且身體力

          行,他兒子高中畢業後,不讓他唸“正規大學”而是要留在他身邊從社會大學中去學習(

          諷刺的是他返鄉後買的事業竟是大眾傳播業,散播知識的,但我懷疑的是他所雇用的幹部

          是否也是不要學歷與經歷),其他還有更偏頗與似是而非的反證說法,例如要是知識有用

         ,那麼大學商學院的教授是否會是成功的經營管理者呢?我的答案當然是不會,但是商學

          院的教授是透過科學的歸納與演繹的方法,把全世界已成功或失敗的產業的經營管理模式

          整理出來,讓大家借古鑑今與未來,他們不會(或很少)創造、經營管理企業,甚至做成

          功了。其他的例子還有音樂系的教授也一樣,他們不會創造音樂,但他們懂音樂、懂樂理

          ;但音樂創造者(如哈巴、貝多芬、莫札特等),他們卻不需懂樂理,他們滿腦子都是“

          新”的音樂,創造出舉世聞名的樂曲,但音樂老師們卻可以把他們這些大師的音樂整理,

          歸納與演繹,告訴我們好聽的音樂是什麼?為什麼會好聽?讓世人們知道如何去欣賞這些

          音樂;同理,繪畫亦然!而商學院的老師也做同樣的事;他們告訴我們企業經營與管理者

          ,什麼樣的產業?如何經營與管理的成功模式與為什麼成功?(WhatHowWhy?)這

         就是知識,是非常偉大的,怎麼會無用呢?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上述有關管理、藝術的人文領域知識都如此有用了,更遑論在科學、高科技專業的領

          域,知識之有用更是無庸置疑的;若是不會微積分,一定是不可能設計製造太空梭與電腦

          的。人類近代文明的進步是靠這些知識一點一滴累積而來的,是多少的莘莘學子日以繼夜

          在圖書館、在實驗室所創造出來的,這些人才是偉大,才是對文明有所貢獻。或許一些含

          著銀湯匙出生的小開,可以說“知識無用論”,有時在特權及壟斷的行業,甚至連猴子都

          可以經營管理事業,但對一般市井小民而言,若不終身學習,讓目前所擁有的知識更與時

          俱進,而自怨自艾的跟著這些人抱持著知識無用論,豈不是等著被淘汰!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我個人很佩服上銀科技公司(著名的滾珠螺桿BALL SCREW的製造商)的卓永財董事長,

          在事業有成後,提供高額獎學金設立上銀科技論文獎,鼓勵台灣工程、科技界提高學術水

          準。我也推崇許文龍先生設立奇美博物館讓國人免費參觀,提昇台灣的人文藝術素養與水

          準!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經營管理企業成功與否,牽涉的因素實在太過複雜,連愛因斯坦的時空、四度空間的

          廣義相對論都無法解釋,因為還有一個“人”的因素在,而人是最麻煩、最變動的因素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但最困難的因素,其實也是最簡單的事,祇要把自已管理好,其他自然而然就有解了,天

          助自助,本欄一直強調從自身做起,眼界、態度、性格,都會影響一生的際遇,眼界有了

          ,態度會好,態度好了,性格會好,最重要的是終身的學習與實踐,而終身學習的基礎就

          是知識。王永慶先生、許文龍先生、郭台銘先生,他們日後的英文、日文水準,與專業的

          工程,化工知識及成為經營管理者的榜樣,其成功都是由各種知識與實踐奠基而來的,因

          為他們活用並加以實踐、發揮效用,讓知識不只是力量,還轉換為進步的動能,這才是本

          意,而非“知識無用論”!

  回首頁